AOI設備對于制造型企業來說首要的效果就是替代人工目檢,提升產出效率降低工廠運行、生產成本。在如今智能制造2025的號召和推動下很多制造業都在轉型升級或者是改變傳統的生產管理作業方式,通過系統+數據+硬件自動化方式來驅動式生產,那么對于制造型企業要走智能信息化這條路更應該明確如何搭建自己的信息化體系架構,下面咱們就一起來聊一聊如何規劃信息化以及如何對接MES、WMS等系統。
現在的很多關鍵詞都被炒的沸沸揚揚,如 AI(人工智能)、智能家居、大數據、網絡神經、工業4.0這些,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很多企業的老板都沒有搞明白這些東西是什么玩意兒、能給自己公司帶來什么價值、如果自己投入到工業4.0中需要如何去逐步推進、多數老板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先上車再說(買一堆設備先讓政府來點補貼),然后招聘了一幫程序猿寫幾個系統在弄套MES和機器就覺得自己快接近工業4.0了,我只能呵呵....
不要以為有了系統、有了MES和自動化設備就靠近4.0了,目前在國內有80%的制造業信息化規劃和建設是很爛的水平,系統架構爛、代碼爛、項目維護成本高、系統集成更是復雜、上下游系統對接更是LOW爆了。我曾經在深圳的三家上市制造企業工作過,面試的時候3對1的面試體驗讓我記憶猶新,真正進入到公司發現XXXXX系統 都不想在維護下去了,起始也沒有維護的成本。可能大企業也不差這點錢找個人慢慢改唄,我只想說這樣的信息化走智能制造相差甚遠。目前廣東地區也有很多做自動化設備的公司都在逐步走軟件+硬件結合的道路,如深圳易科訊、東莞的神州視覺等AOI設備廠家都在這方面做大量的研發投入,也在于各大MES廠商做系統化集成方案。
接下來我們聊一聊如何對接MES,目前大部分制造型企業都有自己的研發團隊(在我看來大部分都是BUG維護員),很多沒有平臺化的思想、沒有組件化、分布式的平臺化開發思路,需求來了想到哪里寫到哪里到最后多個系統都是信息孤島無法繼承打通數據,所以如果想做MES等系統集成還是需要有經驗的人來主導整個平臺的規劃和集成,制造業很多人以為每天機器產生的數據有幾百萬上千萬條這就是大數據,我只能說你確實是個人才謝謝你給我翻譯了什么是大數據,大數據最終是要做什么?解決什么問題?大數據在智能信息化中能貢獻哪些東西?
那么簡單列舉幾點:
1.有效的數據通過一定量的積累后可以做數據分析(BI)
2.有效的行為數據通過邏輯算法可以形成數據驅動指令
3.數據挖掘潛在問題轉化為商業價值
4.數據行為學習能產生優質解決方案
說完了數據,在說下MES,作為一名征戰10年代碼界的程序猿來說,制造業的信息化系統復雜不是技術、是思想、架構、業務。但是很多開發人員吧這幾點都弄得非常爛,一條道走到黑的開發、改BUG這些對于一個企業要走智能制造信息化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信息化首先要做平臺化串聯整個企業上下游的系統業務體系并能上下游通過系統來傳遞數據并對數據做邏輯分析。
MES對接系統關鍵的部分就是拿到設備廠商的硬件接口,比如西門子、邁瑞、創世紀等諸多自動化設備接口,那么就要有一套通用的抽象程序來處理各種設備取數的問題并能配置一些規則做數據過濾,平臺化、組件化分布式開發、服務接口的方式應對多平臺設備
外部系統并能形成內外系統業務流的交換和決策分析,等等這還是信息化的初級還有后面的大數據、機器學習、網絡神經、AI 這些初步完善后才能逐步接近智能制造,暫時先分享這么多想了解更多聽下回分解。

